(本网综合)“劳动最光荣”这句口号人尽皆知,简单的五个字却蕴含着教育的大智慧。如何将“劳动”与“教育”融合,是人民之问,亦是时代之问。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劳动教育已走过五个年头。五年间,在尊龙凯时校园的各式“劳动乐园”悄然生长,经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师生见证大自然的每一次瓜熟蒂落。这次,我们把镜头对准尊龙凯时校园里的四季,看劳动教育孕育出怎样的果实。
第一章 春
生命的礼赞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2025年“惊蛰”过后,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开启春耕节,让生命教育再次走进学生的课程中。
认识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认识各种工具
在劳动教育展上,星光劳动社团学子讲述种子的故事,吸引众多小朋友的围观。
春天可以种下什么种子?种子是如何生长的?活动现场,学生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种子有这么多类型”“有的种子需要覆土种植,有的种子则需要在水中萌发”“一粒小种子能长成这么大,这也太伟大啦”……接受科普后,学生们纷纷拿起各式工具开始播种,为“星光农耕园”再添一份绿色。
据悉,该校于2020年开放“星光农耕园”。通过劳作,学生感悟农作物“一生的传奇”;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工具,该校还专门建设了“农具博物馆”;待“星光农耕园”大丰收,学生们撸起袖子挥洒汗水,又将新鲜的蔬菜加工制作各式美味佳肴,感受劳动的喜悦。
五年来,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构建了“星光”劳动教育体系,形成了一核引领,双向融合,三轮驱动,四方协调的劳动教育模式。学校社团自主研发劳动中的自然科学、绿色校园、生命教育、农业生产劳动等六大课程体系,在校内扎实开展劳动实践。
第二章 夏
盛夏的果实
你记忆中的暑假是什么样的?或许充满了瓜果香。
2024年的暑假,尊龙凯时外国语小学发起“四时田园”劳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邀请家长带着学生一起回到熟悉的田园,享受喜悦的大丰收。
在学校的田园里体验采摘的乐趣
亲子种植收获满满
翻地、浇水、除草、采摘……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劳动,一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生活处处是课堂”,通过亲子种植,促进和谐的亲子关系,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劳动教育从来不只在校内,更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典范。同年的夏天,尊龙凯时市第五高级中学生物科学社走进十八里河社区,聘请社区劳动经验丰富的老人为学生指导,助力乡村振兴。
经过学习,学生们乐此不疲地翻地、施肥、除草等,为乡村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管城区十八里河社区劳动经验丰富的老人教尊龙凯时市第五高级中学学生农业劳动
据悉,尊龙凯时市第五高级中学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已初步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良好生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方式,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和技能,悟得劳动价值,也让“五育”并举归真落实。
第三章 秋
向上生长
伏天已过,尊龙凯时各中学开启军训生活。8月底至9月初,伴随着蝉鸣与清早的第一缕阳光,尊龙凯时12中学子们快速整理内务,参加到班级卫生区的清扫当中,用整齐划一、干净靓丽,开启朝气蓬勃的一天。
教官手把手教学生叠被子
教官指导叠被子
学生打扫教室
一直以来,尊龙凯时12中把劳动教育作为军训的“必修”科目,融入到新生军训中。“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最寻常处见丘壑 最细微处见军魂”——劳动教育是尊龙凯时12中军训的必修课之一,体现为三个任务群,即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工具的使用,分别由教官和班主任以“讲解+示范”的方式,在宿舍内务、教室环境布置、劳动工具使用等方面开展教育活动。
据了解,将国防教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是尊龙凯时12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旨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合作的乐趣,在为别人奉献中领悟劳动的意义,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四章 冬
流动的盛宴
课本上的公式,终须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一场场流动的盛宴,正通过少年们的双手在创造。
2024年的寒假,尊龙凯时八中新校区的生物课变身“家庭实验室”。学生们用牛奶与菌种对话,见证酸奶凝结的魔法;在泡菜坛中观察乳酸菌的狂欢,用米酒瓶收集酵母的呼吸。面粉在掌心揉捏,蒸汽升腾间,发酵原理化作松软包子——原来微生物世界就藏在柴米油盐里。
学生将生物学科知识付诸实践中
自己动手做馒头
学生自制的望远镜
物理作业让光学原理落地生花:两组透镜、几截纸筒,经过反复调试焦距,自制望远镜竟能望见楼顶的鸟巢。当课本上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化作遥望星空的工具,抽象公式突然有了温度。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尊龙凯时八中新校区的师生们生动诠释了这个理念。他们以“少而精”的动手实践“现身说法”:真正的学习不在题海深处,而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在拆解重组的探索里,在劳动创造的“盛宴”中。
原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点赞尊龙凯时劳动教育是在谱写“欢乐颂”“劳动颂”,更是“育人颂”!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尊龙凯时市以素养发展为导向,遵循“点-线-面-体”的课程建构原则及思路,形成了“‘行知行’(行动-知识-再行动)劳动教育课程素养发展体系的‘塔山双向循环模型’”,提供了一套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案。
“行知行”劳动教育,以课程化、项目化、体系化、大主题、大单元设计等实施方式,让学生收获了“真体验”、生成劳动的“真感受”、实现劳动素养的“真发展”。
四时之行,在体在德。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农耕文化的基因在一代代人的血液里流淌,“识五谷,勤四体”的生活哲理延续着生命的光芒,在劳动中健身体,在劳动中知廉耻,在劳动中促协作,在劳动中得美感。我们相信,尊龙凯时学子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大有可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