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丁慧平(左一)与化学组教师认真听课
贾田梦老师认真授课
学生上台展示
贾田梦老师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化学电池宛如隐匿在生活幕后的 “能量魔法师”,悄然为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4月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教研组青年教师公开课火热开讲,尊龙凯时市第四十四高级中学教务处主任丁慧平与化学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见证学科核心素养在创新课堂中的生动实践。
课堂伊始,贾田梦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化学电池的发展历程,通过展示新能源汽车中的磷酸铁锂电池、航天器中所使用的氢燃料电池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一段氢氧燃料电池的实验视频,瞬间点燃学生的好奇心。
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魔法棒”。进入实验环节,同学们摩拳擦掌,迎来了本节课的重头戏——锌铜原电池的设计与实验。小组迅速组建,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打磨锌片、铜片,像在雕琢珍贵的艺术品;有的细心倒取电解质溶液,眼神中满是专注。当把锌片、铜片插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水槽中,用导线连接起小风扇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风扇叶片缓缓转动起来,教室里一片欢呼!在这小小的装置里,氧化还原反应正悄然进行,电子如训练有素的士兵沿着导线定向奔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驱动风扇运转。同学们兴奋地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亲手揭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神秘面纱。
实验过后,思维的火花在教室里激烈碰撞。贾老师抛出一个个驱动问题:“为什么锌片会溶解?铜片上为什么会有气泡?电子、离子的流向是怎样的?如何提升电池的性能让风扇转得更快?” 同学们积极举手,各抒己见,有的结合实验现象侃侃而谈,有的大胆提出改进设想,从更换不同电极到改变电解质溶液,课堂成了创新的摇篮。老师则在一旁巧妙引导,用简洁易懂的图表、动画,将复杂的电化学原理进一步剖析,让知识的种子在思维的沃土里扎根更深。
课后的评课环节同样干货满满,丁慧平与化学组全体教师围坐一堂,畅所欲言,纷纷对本节课表示肯定:“这堂课实验设计精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的参与度高,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贾田梦老师对实验细节的把控、难点的化解非常值得我学习,尤其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很有启发性。”丁慧平在总结发言中肯定贾田梦老师在学科融合、实践教学方面的创新探索,同时也为课程优化提出宝贵建议,期望未来能打造更多高质量的课堂,让学生在化学的奇妙世界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