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保障体育活动时间、学籍管理等多项教育新规出台。近日,伴随着全国各地学校开学,多项教育新举措也陆续落地。新学期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课间加长至15分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开学第一天,不少学生发现,和过去相比,课间休息时间发生了变化,10分钟课间加长至15分钟。
“原本10分钟的课间时间比较仓促,现在有更多的时间出去玩游戏,游戏特别有趣,还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江苏省泰州市华阳小学五年级学生戚允献说。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
春季学期伊始,江苏省、海南省、湖南省等多地将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15分钟。此外,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河北省等多地出台措施,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印发,学生跨省转学“一网通办”
学籍管理是记录学生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关乎每位学生切身利益,关乎提升群众获得感。近日,教育部印发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要求学校应当至少每学期核准一次学生学籍,确保人籍一致、学籍变动手续完备、学生基础学籍信息和学籍变动信息准确。
《办法》从学籍建立与更新、学籍变动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予以部署,突出教育公平,对跨省转学、省内转学等学籍变动条件进一步作了细化规范。例如,凡在依法依规设立学校就读的学生均须建立学籍,严肃、及时处理检查中发现的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问题。
《办法》同时要求,进一步简化跨省转学材料,实现跨省转学“一网通办”。
科学教育走深走实,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科学副校长
2月13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上演了一场“硬核”开学典礼,一个又一个科学实验燃爆全场。当天,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叶兆宁受聘为该校科学副校长。
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树立科学志向的关键时期。1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指南》。《指南》就配齐配优科学类课程教师、配强科学副校长、做好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培训、探索建设区域科学教育中心、加强科学教育资源对接转化、实施科学素养调查、将实验等探究纳入评价体系等方面作出部署。
《指南》强调,确保每所学校至少有1名科学副校长,鼓励并支持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学家、理工科专家担任科学副校长。在此背景下,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学,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科学副校长。
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守好“舌尖上的安全”
开学当天,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奉浦小学校区)为学生精心准备了“第一餐”,四菜一汤、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用餐环境也干净敞亮。
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预防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全国多地部署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例如,广西发布《广西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负面清单》,从食品安全、食材采购、食堂管理等方面列出50项负面清单。辽宁省九部门印发《辽宁省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梳理、盘点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重点内容与关键环节,保障学校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
“我们将持续加大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提升,让‘烟火气’更具安全感。”江苏省邳州市辽河路实验学校副校长杜庆祥说。
教室装空调、宿舍供热水,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新学期,海南省儋州市王五镇中心学校传来好消息,新修建的学生食堂、宿舍楼均已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在春季学期即将到来之际,儋州各中小学进一步优化校内资源,对校舍进行改造翻新。
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各地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
以海南为例,该省将通过实施中小学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项目,为全省不少于900所中小学校建设不少于6500间多媒体教室、500间学生信息技术教室、650间教师教研备课室,整体提升智慧教育基础环境条件。另外,海南还将通过实施寄宿制中小学热水洗浴供应项目,为不少于100所公办寄宿制中小学校5000间宿舍提供热水洗浴供应,基本实现公办寄宿制中小学热水洗浴全覆盖。
为了给中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江苏省教育厅等七部门2024年底出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为全省3万间左右尚未配备空调的中小学教室安装空调,暑假前完成尚未配备空调的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以及相关配套电力线路与用电增容改造,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室空调全覆盖。江苏省财政厅预下达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有关地区推进这项工作。
中国教育报北京2月17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5年02月18日 第01版 版名: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