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并纳入课表,不得挤占;高质量实施每天两个大课间、每个大课间30分钟,开展体育活动,确保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目标步骤
持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通知》要求,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并纳入课表,不得挤占;高质量实施每天两个大课间、每个大课间30分钟,开展体育活动,确保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时间。通过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优良率,近视率、肥胖率显著下降,持续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通知》明确,具备条件的学校,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完成上述目标。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半年过渡期,至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全部完成上述目标;在过渡期内,当天未开展体育课的班级,可统筹利用其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一小时特色体育活动。
具体措施
落实体育课要求,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各地和相关学校如何实施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通知》给出四条措施指导。
一各地和相关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园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建设,满足学校体育运动的需要。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强化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配齐配足配强体育师资队伍。
二落实体育课要求。在开展体育课时,要按照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国家规定的体育课内容,强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融入地方体育特色项目。要引导学生学会、勤练、常赛,掌握1-2项体育技能,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素养。
三优化大课间体育活动。持续加强和优化大课间体育活动,改进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满足中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要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积极开展广播操、跳绳等传统体育项目,同时开展甲骨文操、啦啦操等新兴体育项目,不断增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力。
四丰富组织形式。在开展体育课和大课间活动时,要结合实际,采取开展多班体育教学、年级体育教学或全校体育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由体育教师等共同授课或引导活动,共用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等资源,促进体育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课间15分钟的要求,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相关要求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教育宣传
《通知》强调,各地和相关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认识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有效避免“小胖墩、小眼睛、小豆芽、小焦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加强教育宣传,加强体育活动安全教育,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强化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学生活动安全。积极宣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各地各校的成功经验及主要做法,营造广大师生和全社会支持活动开展的良好氛围。
此外,要强化督促指导,把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展两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对各地和相关学校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导评价。